二极管失效分析——清析客户检测案例
类别:客户案例
744
2022-08-17


2022年8月11日,客服中心反馈上海客户有失效分析需求,接到反馈后,实验室工程师第一时间与客户进行详细沟通,情况如下:
客户背景
上海某公司技术部。客户样品灯板灯板在FCT功能测试出现的,当时在做成品的功能测试,测试结果发现产品像是无过电,电流约10mA、VC电压0.33V、出现输出无电流的情况。
样品名称
二极管
客户需求
需要通过良品和不良品对失效现象进行分析,找出失效点位和失效原因。
检测结论
1.在正向3V/10μA、反向-10μA/3V的条件下对送测样品进行电性测试,结果显示:OK品与NG品对比,NG品正向电压降低,反向漏电电流大于10μA。
2.对送测样品进行阻值测量,结果显示:OK品与NG品对比,NG品正向阻值下降至KΩ级别,同时反向阻值也出现KΩ级别的阻值。
3.对送测样品进行反向IV曲线测试,在限压10V、限流1mA,步进电压10mV条件下,NG品与OK对比,NG品均存在反向漏电现象。
4.选取NG2#~4#进行化学开封,OK1#进行物理挑开,在金相显微镜观察二极管内部形貌,OK品与NG对比,发现NG品金属铝电极疑似有开裂异常。
5.对NG2#~4#、OK1#进行SEM观察,发现NG样品均在金属铝电极和硅衬底表面出现开裂异常,OK样品表面未见开裂、损伤等异常。
6.选取化学开封后失效的二极管进行OBIRCH测试,在反向10V条件下的测试结果显示:①失效二极管NG2#、NG3#检测到反向漏电流,但未能检测到异常点。②失效二极管NG4#检测到反向漏电流,同时检测到异常点,异常点位于裂痕位置。
7.对NG4#漏电异常点进行EDS能谱测试,结果显示未检测到异常元素成分。
8.对NG4#样品进行FIB截面分析,可观察到裂痕延伸至芯片底部,外延层出现孔洞异常,说明芯片本身存在缺陷异常,导致二极管漏电失效。
综上,失效二极管内部芯片出现开裂异常,导致二极管漏电失效。
客户反馈
充分解决产品遇到问题 表示满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