尿素“沸锅”现象原因检测——清析客户检测案例
类别:客户案例
456
2022-11-07


客户背景
客户为尿素的成产厂家,样品为该厂家成产的不同批次的尿素成品。
样品名称
不同批次尿素产品
客户需求
客户的买家表示,向厂家购买的不同批次(不同生产日期)的尿素样品存在差异,有一个批次的尿素存在“沸锅”现象,即对样品做相同的处理,有一批样品会先沸腾溢出。
解决方案
首先我们从成分的角度分析两个批次尿素样品的差异,通过基本的红外/气质/核磁/质谱等测试发现样品为尿素,纯度均在98%以上,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的数据,样品中的杂质含量略有差异。通过热重分析结果表明两个样品的初始分解温度不同,低10度左右,灰分残余也不相同。推测样品中的杂质会降低样品的熔点(凝固点)。
对“沸锅”现象的产生进行推测:尿素在高温下可进行缩合反应,生成缩二脲、缩三脲和三聚氰酸。加热至160℃分解,产生氨气同时变为异氰酸。异氰酸是一种无机物,化学式为HNCO,有强烈乙酸气味的液体。氨气从异氰酸中逸出,由此产生大量气泡,即发生所谓的“沸锅”现象。
客户反馈
客户对测试结果很满意。